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商家企业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【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】大同灵丘: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

    信息发布者:永平321
    2019-01-07 11:53:11    来源:黄河新闻网   转载

    黄河新闻网讯(通讯员 王鹏 马明清)灵丘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,依托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,充分发挥“红古绿”三色旅游品牌,打造全域旅游区,助力脱贫攻坚。按照“党政主导、规划先行、产业支撑、市场运作、社会参与、共同富裕”的总体思路,以“四个结合”为抓手,创新机制、多点发力,走出一条旅游扶贫的发展之路。

    打造“山水北泉”品牌

    旅游扶贫和有机农业有机结合。2013年,启动建设了总投资3.8亿元的车河有机社区,采取“有机农业+生态旅游+美丽乡村”建设模式,通过土地“三权分置”等综合配套改革,对上、下车河村27平方公里进行整体改造,实现农民股民化、农村景区化、农业产业化,让游客通过自然观光、体验劳作,感受田园休闲、享受精致服务,体验独特的乡村田园般的休闲慢生活。项目实施后,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“车河有机农业国际论坛”,村民免费住进了具备双气双水(天然气、暖气、上下水)和接待游客能力的新型民居,建成了会展中心、生态餐馆等,配套建设了污水、垃圾处理等设施,建成了高标准的养老院,并大力发展有机种养产业,41种农副产品取得有机认证,农民在不离地、不失地、不失业、不失居、保增收的前提下,实现了就地城镇化,2018年村民年均收入已达1.85万元。

    旅游扶贫与易地搬迁有机结合。搬迁中,按照“今天移民搬迁点、明日乡村俱乐部”的目标,不仅为百姓盖好“房子”,更为群众规划好“日子”,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。其中,在庄头集中安置点,与河北佐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,实施“长城脚下存孝故里”项目,建设庄头小吃营、存孝故里博物馆、隋唐演艺厅、冷兵器博物馆等,打造山西旅游集散地,带动3500名搬迁人口年均增收万元以上。在平型关大捷115师687团的设伏地小寨村,建设了易地扶贫搬迁点,同步建成沿街商铺40余套,办起了“红色留念”“玫瑰缘”“荞这一家子”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一条街,配套建设了红色景观及群众剧院、农家客栈等,打造集红色教育、民俗旅游、非遗传承、农耕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区,带动搬迁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;在平型关关口附近的关沟村以“长城”文化为核心,同步建设了“平型关下第一村”景观石、城墙垛等,打造集餐饮、住宿、休闲、观光、旅游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村,带动搬迁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。依托桃花溶洞景区,在龙渠沟建设总面积50平方公里的安置点,采取“政府+合作社+企业”的模式,利用异域风情、城乡差异的规划设计组合引发旅游者的消费欲望,打造集教、医、养、游功能为一体的康养小镇。依托“邓峰寺景区”,在南张庄村由当地合作社与“山西赛欧集团”联合打造建设“烟云崖民宿创意小镇”,发展有机种养、乡村生态旅游等产业,增加当地群众收入,实现脱贫致富目标。

    旅游扶贫与打造文化品牌有机结合。该县在红石塄乡上下北泉村精心打造“山水北泉”品牌,通过实景演出、荷花节、采摘节等,带活乡村旅游,增加农民收入。在此基础上,采取“公司+农户”的形式,组织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了“山水北泉营地度假合作社”,购买了40个集装箱客房,建成集装箱户外营地,为188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。同时,建设了北泉渔庄,支持贫困户办乡村客栈、饭店20多家。去年,上北泉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,被评为特色民俗村。

    旅游扶贫与农副产品销售有机结合。在独峪乡,由东田公司总投资40亿元,利用工矿废弃地和荒山荒坡建设集现代工业、科技农业、生态旅游业于一体的产业园区,带动500多名贫困人口年增收2000元以上。在“世外桃源”花塔生态民俗村实施了景区提档升级项目,栽植各类水果树、花卉338亩,建“四季花海月季园”10亩、栈道900米、生态民俗展览馆1座等,形成生态采摘、乡村慢生活体验、旅游活动、度假休闲四个旅游板块,20集本土电视剧《花塔人家》在省内上映,游客数量逐年增加,当地桃、果、梨、山楂等新鲜水果和核桃、花椒等旅游特产销量大增,附近6个村190户461名贫困人口年均增收2000多元。花塔村也在日前入列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